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作为学生管理的基层单位,机电工程系积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下面就我系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辅导员专职化建设,构建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机电工程系将建设一支作风过硬、质量过关、结构合理的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上进行了探索。
首先,提高辅导员准入标准,构建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由于学生数的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增加,机电工程系在2005年就尝试在部分班级中实行专职辅导员制度。从十多名校外应聘者中选出2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学生管理队伍中专职从事辅导员工作。2006年来根据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规定》,机电工程系不断探索和改进、完善辅导员聘任制度,严把“入口关”,切实将那些热爱学生工作、作风正派、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和优秀青年选拔到辅导员岗位,要求所有辅导员必须具备“三能”、“三会”能力,即能说、能写、能干;会说、会写、会干。同时要求辅导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中能够起到“旗帜”的作用。执行考核淘汰制度。通过建立一套以“德、能、勤、绩”为主要考核内容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奖励、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对不适合辅导员工作的人员予以淘汰,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努力营造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良性竞争氛围。
其次,建立学习型团队,努力提高辅导员的业务素质。辅导员的工作是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其具体内容涉及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就业指导等等,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甚至还要承担专业学习辅导的义务。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核心任务,为了胜任这项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而目前机电工程系辅导员大部分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毕业时间短、实际经验少的问题。围绕提高辅导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机电工程系做了以下工作:第一、充分利用了每周的辅导员例会,将辅导员例会开成了学习会、研讨会。辅导员会议上除了工作布置外,更重要的是由老辅导员传授工作中的经验、工作艺术及工作技巧。定期利用辅导员例会进行工作研讨。让辅导员拿出在学生日常管理中遇到比较棘手或典型的案例,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第二、组织辅导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为辅导员购置了《学会做事》、《做自己想做的人》、《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实务》等业务与励志类书籍,同时订阅了《中国青年报》、《青年心理学》、《大学生就业》、《青年博览》等报纸与期刊。第三、系党总支书记杨富营、系主任张耀平每学期至少为辅导员做一次理论或管理方面的讲座。以上种种方法有效的丰富了辅导员们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最后,严格规范管理,赋予辅导员工作新内涵。辅导员承担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外,我系要求辅导员必须要以学风教育为主线,以教学管理为主导,积极参与班级相关的教务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以学习为中心开展工作,以此达到辅导员的工作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提高工作实效的目的。为此,机电工程系要求辅导员每周至少两次随班听课,每天抽查本班学生的课堂情况。同时把本班任课教师反馈的学生课堂情况和学生的考核成绩纳入辅导员量化。
二、开展辅导员创新素质培训搭建学生成人成才的广阔平台
高职院校的学生状况,不同的专业差异较大。机电机电工程系男生多,学生比较活跃。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是高职院校的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并没有被大多数辅导员所认识。因此,机电工程系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创新工作的培训。
第一、让辅导员深刻认识“高职生既不是本科生也不是中职生”。既不能生搬硬套本科院校的辅导员模式,也不能照搬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制度。前者,属于精英教育范畴,可采用开放式的管理,辅导员注重引导,侧重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后者,由于学生多数尚未成年,所以重在管理。而高职院校则介于两者之间,既要引导,也要管理,毕竟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成年,必须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其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但由于他们自控能力较差,自觉性不强,需要加强管理。这就要求辅导员认真抓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引导、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力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同时还要求辅导员协助系团总支、学生会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有的辅导员为成立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与学生一起开展活动。有的辅导员为各类体育比赛担任裁判、教练,开展系列体育活动,活跃学生的校园生活,把学生的业余时间吸引到有益的活动上来。有的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辅导员的亲和力,拉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的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管理。
第二,让辅导员深刻理解“技能成就未来”的道理。辅导员是学生的第一导师,只有辅导员本身吃透了什么是“高技能人才”,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机电工程系在选聘辅导员时按照专业对口的思想,尽量让辅导员所带的班级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同时要求辅导员参加所带班级对应专业的教研活动,让辅导员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利于辅导员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并与系招生就业科结合,用人单位在校内招聘时,让辅导员参与招聘过程,并及时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使辅导员掌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从而使辅导员能正确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及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引导。坚持以促进学生技能为目标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内容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成人成才教育体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成效明显。我系辅导员刘煜辉、王双两位辅导员指导学生制作的科技作品在2007年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活动获得优秀奖。苏江涛等辅导员组织并带队参加机电工程系农机家电维修小分队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2006、2007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优秀。
第三,让辅导员尝试在管理中推及企业文化。在学生宿舍管理方面,机电工程系推进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部分的“6S”管理。从学生宿舍工作现场管理的需要出发,我们陆续制定和出台了文件资料、宿舍用品整理标准以及寝室卫生标准、着装标准、早操标准、礼仪标准、一日常规等,配套下发进度表,并由学生主管领导亲自带领辅导员,周周督导检查。我们从整治宿舍卫生入手,要求宿舍用品统一,执行相同摆放要求并加以标识。就以学习用品而言,无论书柜还是抽屉内的,必须按已处理、待处理两个区域分别摆放,并按先后顺序排列码放。强化学生文明用语,要求学生从简单的“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问候语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寻找差距,迎头赶上。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要求学生在校园任何地方行走,必须一律靠右行,走路不吃食物,不勾肩搭背,不喧哗打闹。经过不断推行与总结,学生都形成了一个习惯,离开宿舍前首先进行个人内务的整理,在宿舍期间物品不随意乱摆放,一律按待处理、已处理分类码放,入宿舍十分钟内打扫卫生,将各种用品摆放到位。通过规范全体学生的日常行为,营造了学生间友爱和谐的工作氛围,相互沟通更趋顺畅,大大提高了宿舍管理的水平。在班级管理中,要求辅导员把精力放在学生素养的形成上,重点推行“班清日结周评比”管理法,以“班清、日结、周评比”为手段的目标管理。各个班级围绕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等方面制定“6S”管理细则,建立班级与学生操行量化办法,各个辅导员承担“6S”管理督导室的职责,把最终落脚点转为班级文明与学风的建设。
三、存在问题
机电工程系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实际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1、辅导员人选。机电工程系学生多,老师少,外聘辅导员待遇问题又难于解决,从而使辅导员选聘选择人选的范围比较小。
2、辅导员的队伍的稳定性。“工作没什么奔头,工资低,岗位也只是个过渡性的……”部分人在辅导员岗位上干久了之后都不免产生这样的念头,随之而来的就是要考虑自己的转行、转岗问题。继而会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增加了管理难度。
虽然存在一些困难,机电工程系将会迎难而上,将进一步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围绕学院工作重点,适应新形势,树立新观念,继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开创机电工程系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机电系党总支副书记 马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