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
3月22日14时09分,南海街天宝盛世花园,网上刷单被骗50000元。
3月23日13时04分,瑞贝卡新天下,有人冒充信用卡工作人员,以还款名义行骗,被骗2多元。
3月24日12时05分,魏文路万达广场,冒充淘宝客服诈骗,被骗3万元
电信诈骗,说是遥远,其实就在身边。
很多人都对电信诈骗都不了解,也没有遇到过电信诈骗,甚至有些人遇到之后也不知道如何去应对。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们来了解一下电信诈骗:
一、电信诈骗
(一)电信诈骗常用手段
1.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短信息诈骗。犯罪分子会给你发送一个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短信,当你电话“垂询”时,几名犯罪分子则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警察”等,层层设下圈套,他们会忠告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内,骗走你的钱财。
2.虚构“紧急情况”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会冒充医生、教师等人员,打电话谎称你的的孩子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要求紧急汇款,以骗取钱财。
3.“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再次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主钱财。
4.盗用QQ借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手段,盗用某人QQ后,分别给其QQ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有的甚至在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
5.中奖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群发大量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等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6.“高薪招聘”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酒店面试。当受害人到达酒店再次电话联系时,犯罪分子并不露面,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只需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步步设套,骗取钱财。
(二)安全防范电信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群众自身防范意识。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防止上当受骗。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三不:
一是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走开,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二是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三是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二、网贷诈骗
(一)网络贷款诈骗特点
1.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发布贷款信息,号称无抵押、免担保,可以快速进行贷款,以此吸引借款人。
2.不法分子在与借款人取得联系后,让其添加QQ等通讯方式,让借款人提供个人有关信息开展“资质审核”,以示“正规”获取借款人的信任。
3.不法分子利用借款人急于用钱的心理,以“资质包装费”、“工本费”、“贷款发放押金”等理由收取各种费用。
所以,请谨记:
接到自称贷款公司人员的电话,一定要谨慎!
该人员还要你添加QQ等通讯方式,极有可能是骗子!
网络贷款并不需要交保证金、做银行流水账,一旦遇上了,一定是假的!
还要你的手机验证码、银行卡密码、动态验证码等,绝对是骗子!
(二)安全防范网贷诈骗
1.切勿相信各类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贷款广告。
2.需要申请贷款时,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贷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并且正规机构都是公开营业场所,有公开联系方式和营业执照等,在进行信用贷款时还需要相关手续,比如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工作证明等材料。
3.最重要的是: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支付手续费、保证金等各类费用。
留神新骗局
这份防骗攻略家长同学请收好
网络新骗局层出不穷
一不小心又会被“套路”
最近
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诈骗
以支付罚款、交学费、广告返利等多种名目
骗取家长、学生钱财
大家要注意了
01
核验身份真实与否
收到可疑短信或在社交平台上添加陌生好友时,要注意核验对方身份。
02
提高防范意识
不要轻易在社交平台上泄露自己的电话、姓名、班级等信息;不要随意在社交平台推送群组的二维码。同时,老师们应该加强群管理,严格入群请求,设置相关身份验证,以防无关人员入群。
03
遇到缴费要求时,三思而后行
当家长、同学遇到线上缴纳学杂费、培训费或任何涉及“金钱”交易的通知时,一定不能急于转账汇款,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语音等方式去和老师、学校或相关部门多方核实。
04
留存证据,及时举报
一旦发现了可疑情况,或者真的遭受了欺诈,老师和家长们一定要记得保存好相关的凭证,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疫情时期大家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也要保证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做到不诈骗、不信骗,同时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警惕那些未知来源的网址以及短信,加强安全意识,安安心心度过这紧张的假期。